当前位置:
中国注册地质师资格认证管理筹备工作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五十几年来,地质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然而,随者经济持续快逑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地质工作服务功能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地质工作体制的改革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注册地质师制度正是这次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将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再次特别强调了要“建立中国的注册地质师执业资格准入制度”。2005年,由人事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单位牵头,开展了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即在工程领城开展行业执业准入制度,加快职称改革步伐,并以外促内,从设计的一开始就本着立足国内、与国际接轨的宗旨,在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各行业的执业准入,并推述执业资格认证的社会化。这个指导思想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国家行政改革的总体思路的。我会的注册地质师制度也正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推进。
中国地质学会是从2002年开始关注和调研国际有关注册地质师资格认证制度,至今己四年。正式开展中国首批注册地质师特许认证工作近5个月。这其中有感叹也有启发。
所谓注册地质师制度是是高度的行业自律管理制度,是个人执业质量的法律负责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商业性地质工作越发繁荣的今天,它越发被社会和市场所需变。注册地质师认证和管理的对象主要针对经挤性和公共性地质工作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工作特质应是在遵守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的情况下,严格执行注册地质师特定的行为标准与道德规范,按照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通行准则的专业技术标准执业,不仅具备丰宫的专业知识还应其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个人承担和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与道德义务,其工作水平与职业道德被社会和市场认可与接受。注册地质师制变在国际地质行业领域里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当今发达国家和矿业投资环境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已实践了近百年,覆盖了涉及经济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各个地质领域,它是随着社会和公众的矿产彻查风险投资应运而生的,并在不断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安全体系的检验中,取得了很多成熟可鉴的经验,受到各国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重视,并趋同执行统一的工作规范与技术标准。然而在我国,由于所处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它还是一个逐渐被认知的新体制。但是,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的地质工作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融入国际市场,进入国外资源领城,那些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的专业执业者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屡展因为中国缺乏与国际社会通行和接轨的执业准入制度和执业标准而被挡在门外,蒙受了很多羞耻,遭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盘剥。因此,中国从事地质市场领域的专业人员对建立中国注册地质师制度的呼声愈来愈高涨。
一、建立中国注册地质师制度的起因
事情的起因源自2001年底在香港召开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地质科学研讨会上,香港地质学会会长陈龙生光生向我们反映了香港注册地质师的情况:香港的注册(职业)地质师资格只有是英联邦所属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经过伦敦皇家地质学会考试合格后,才能在香港取得合法上程师资格,从事与地质工程有关的工作,很不利于两岸地质人员的合作与发展。这是在香港旧归前由英国制订的,但在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仍旧这样,令许多香港地质界同仁和从内地赴香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感到羞辱。因此,陈会长代表香港地质界同仁希望中国地质学会通过一定渠道解央香港地质界同仁注册地质师问题。对此,我会经过对国、内外有关情况的深入调查,由王弭力秘书长分别在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会议上做了三次提案,呼吁中国尽快生立起白己的注册地质师资格认证制度,走国际互认道路。
二、中国地质学会的前期筹备工作
从2002年至今,中国地质学会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岩手国内、外注明地质师及相关执业资质认证与管理的调研工作。
1. 资料收集、翻译与分析。主要收集和翻译了伦敦皇家地质学会、美国职业地质学家协会、加拿大职业地质师联合会、澳大利亚矿业与冶金协会、欧洲注册地质师联盟等有关注册地质师认证与管理的文件、有关行为法律和规范:研究了国内比较成熟的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如: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等行业资质管理经验,和兄弟学会如中国机械工程师的一些相关文件。调研和分析比较了有关行业技术规范的差异:如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评估规范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商业性周体矿产资源储屉评估适用规范的区别,国外主要证券金融市场对独立地质师的技术要求等。
2.组织行业内专家和相关行业执业资页认证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士以及伦敦皇家地质学会认证的香港注册地质师、香港地质学会、香港土木工程署、外资企业人士座谈,介绍经验,共同探讨如何进立中国注册地质师制度。
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在中国开展注册地质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多次向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中国科协汇报我会调研情况与符备进展,得到了中国科协和国土资源部的认可和支持,国士资源部也建议中国地质学会仿效中国注册土地估价师的普理办法开展注册地质师的认证、管理工作,并于2005年12月致函我会负责注册地质师资格认证的日常管理工作,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也指出“建立注册地质师资格认证制度”,2006年2月在中国地质学会第37、38届理事会换届大会上,由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土资源部人事司司长建议将“负责注册地质师资格认证日常管理工作”写入学会的新会章中。2006年1月中国科协也复函支持我会此项工作的开展。此外,在中国地质学会的整个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常务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得到了土地估价师协会、中国矿联、地勘协会、注册土木工程师协会、矿业企业以及广大会员的热烈响应和配合。
中国地质学会在整个调研期间相继起草了关于注册地质师认证,工作的《注册地质师认证管理设想》、《注册地质师资格认证与管理暂行办法》、《执业道德规范》、《首批注册地质师特许认证办法》、《申请表》、《推荐书》、《初评委员会评审办法》等十余个文件,并举行了多次专家组和常务理事单位联席会议进行修改和论证,其中部分已经在中国地质学会网站上发布、实施或试行。
特许注册:地质师的实质主要有以下两个:1)荣誉、范本,种子队伍;2)在正式开始注册地质师认证工作前,广泛集中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各项筹备方案的设计与制订。本次认定的特许注则地质师在没有正式开展中国注册地质师制度前尚不其备市场执业职能。特许认证的通知发出后,得到了全国、全行业的热烈响应。大家都称“中国地质学会与时俱进,顺应商业性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用于承担责任,为行业自律和国际互任做了件大好事”。目前按照中国地质学会有关文件的要求,终评上报工作已经完毕,经过中国地质学会认定的51个初评机构的初评,现有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行业部门、5个行业学、协会、若干民营、外资企业的终审报名近300多个(本次特许的名额少,仅限制在200人以内,不进行笔试),630多位遍布全国的国、内外知名学者、院士、知名企业家等参与了初评工作,终评工作将于待国土资源部与国家人事部协商后于2006年进行。
四、下阶段工作
1.完成好特许注册地质师的选拔工作,完成中国注册地质师网站的设计和初步制作。
2.继续完善制度:包括体制的和文件、法规的:成立管理、考试、监督三大委员会并落实分工,进行试运转,确定考试大纲、编印教材,继续联系国家救委考试中心落实考试有关细则,继续与国士资源部研究落实监各机制和建立法规监督等。
3.第一份为注册地质师设计的继续教育计划也在紧张准备之中,选择了国际市场通认的加拿大多伦多证交所指定的行业标准: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标准与披落规范,石油天然气地质报告披露规范、工程地质行业规范,矿业公司.上市标准与技术要求,中、外勘探企业在多伦多证交所IPO实例,加拿大注册地质师执业规范等等,共计50万英文,30万中文。预计2006年编译完成,并积极探索其它国家的行业技术规范,融我所用,为生立我们白己的商业性地质工作技术规范打下基础,为打消国际技术标准壁垒(TBT)做出学会应放的努力。
4.继续中国注册地质师商业性地质工作行业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订,等等。
上一篇: 中国注册地质师资格管理工作暂行办法